10月10日,教務處邀請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城市環境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專項首席專家包存寬教授,在呈貢校區外國語學院報告廳為我校近260名教師進行了《<環境管理>課程思政的幾點體會》的主題講座。
包存寬教授從《環境管理》相關課程及課程思政的幾點體會、《環境管理》“課程思政”示例講解——我國環境管理發展回顧與展望、問題與討論等三個方面,以課堂再現的形式展示了如何充分挖掘專業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如何在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中不同程度地體現思想政治教育意涵,如何最大限度地形成全課程育人的協同效應。通過此次講座,使與會教師對課程思政有了更加深刻而全面的認識,為進一步推進我校教師梳理和挖掘專業課程中的思政元素起到了示范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全面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堅持立德樹人,加強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推進教育改革。2018年6月在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陳寶生部長特別強調了課程思政、專業思政的問題,并提出“加強課程思政、專業思政十分重要,要把它提升到中國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層面來認識。”2018年高校師生思想政治狀況滾動調查結果顯示,對大學生思想言行和成長影響最大的第一因素是專業課教師。因此我們要旗幟鮮明,在持續提升思政課質量的基礎上,推動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下一步學校將采取多項措施,鼓勵每一位教師明確所授課程的育人要素和責任,推動每一位專業課老師制定開展“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做到課程門門有思政,教師人人講育人,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教務處 供稿
(編輯: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