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十二屆“全國史學新秀獎”論文評選結果揭曉。云南大學歷史學基地班張寧娜同學的《民國時期滇池水運探析——以昆陽縣為中心》(指導教師:陳慶江)和沈月超同學的《山羊與鋤犁:北非史研究中的環境衰敗論》(指導教師:施雱)在全國176篇參賽論文中脫穎而出,分別榮獲一等獎和三等獎。
全國“史學新秀獎”評選活動始創于1998年,由全國高校歷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托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具體承辦,每兩年舉行一屆,主要面向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基地及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的歷史學專業本科生。目前,該活動已經成功舉辦十二屆,對推動中國高校歷史專業教學改革,發現優秀史學人才,發揮了積極作用,在全國歷史學本科人才培養中具有重要影響力。本屆論文評選經三輪嚴格評審,優中選優,最終評選出一等獎3名,二等獎10名,三等獎15名。
本次評選結果是云南大學歷史學專業人才培養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近年來,云南大學歷史學以“一流專業”建設為契機,全面貫徹“四個育人”人才培養理念,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構建一流人才培養機制,大力加強本科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人才培養質量和專業競爭力顯著提升。
歷史與檔案學院 供稿
(編輯:李哲)